建设服务促进上海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开放大学

作者:贾炜 时间:2023-12-28 点击数:

来源:上海开放大学


近年来,上海开放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城市要求和社会需求,践行“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的办学宗旨,全面推进成人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满足广大市民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强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社会服务功能,努力建设一所对象广覆盖、资源大汇聚、师资全开放、学习无边界、成果能转换的平台型大学,为实现上海特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开放大学奠定坚实基础,为学习型城市建设和学习型大国建设贡献力量。

学校功能定位

服务教育强国战略,坚持促进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学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动力,建设覆盖全市的开放教育办学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服务指导体系,把学习的触角伸进城市各个角落,促进教育公平,让优质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伴随每个人的一生、适合每个人的成长需要,助力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服务上海城市战略,聚焦“四大核心功能”和“五大平台”。学校围绕上海城市的“三高”目标和“四大功能”主攻方向,聚焦优质学习资源供给功能、教育科技创新示范功能、应用技能提升引领功能和开放教育枢纽门户功能等“四大核心功能”,推进开放教育办学平台、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平台、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服务平台、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平台和市民终身学习监测研究平台等“五大平台”建设。

服务人的终身发展,聚焦“两种精神”和“三种能力”。学校树立“大思政”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始终,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努力培育学习者的工匠精神和双创精神,形成成人思政教育的开大特色。学校聚焦适需、适用、适变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技术技能创新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每一位学习者搭建学业提升、职业晋升和社会上升的通道。

二、近年来工作进展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上海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发展目标,聚焦开放大学服务学习型城市的四大核心功能,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整体性塑造、系统性构建、创新性实践为工作方法,以聚焦民生、服务发展、强化特色、提升效能为推进思路,加强研究,深化改革,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聚焦民生,开辟开放教育新赛道

把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作为开放大学服务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赋能民生百业,服务市民素质提升。

一是办好民生类学科专业。上海开放大学是上海首个开设家政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也是全国第一所开设家政学本科的成人高校,已累计招收家政专本科学生3000人。学校与上海市民政局合作于2017年成立民政学院,专门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开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护理(老年护理)专业,是目前上海唯一开设养老服务学历继续教育的高校,累计培养养老服务类专业人才2243人学校积极推动“社会工作硕士点”建设,确立“老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社区服务与治理”三个专业方向,力争成为全国开放教育体系第一个硕士点建设单位

二是建设民生主题校区。将开放大学中原校区打造成为民生主题校区。2022年建立工作专班,成立民生学院(筹)。2023年,在完善民生主题校区“育人+产研+展示”功能的基础上,以养老、家政、托育为主题建设一体化学习资源,开展沉浸式、体验式教学实践,打造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社区教育一站式学习体验基地。目前,学院已初步构建起以“老年认知障碍照护”为主题的教学服务体系,为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提供专业的认知障碍照护的知识普及和培训服务。

三是办好上海家长学校。积极贯彻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建好家长学校“总校—分校—指导站”三级服务体系,构建“电视栏目+在线课堂+心理热线”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吸引670万人次参加上海家长学校微信公众号于2022年5月正式上线,关注用户数突破50万,接下来要进一步提高辐射范围。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培训1300多人,推广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上海方案”。继续打造分门别类的“在线课堂”“服务热线”“家庭教育活动周”等品牌,积极构建家校社联动发展的大格局,分层分类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3400人次。

四是推动老年教育发展。为提升老年群体的数字素养及数字化学习能力,深化“惠民生”服务工作,积极推进“银发e学堂”建设,以“适老化、智能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打造了智慧书画馆、智慧茶艺馆、智慧健康馆、智慧生活馆、银发演e厅和银发展示厅在内的智慧学习场馆,2023年5月揭牌。市区两级“银发e学堂”联动推进银发艺术沉浸月、美好生活月活动,市民参与学习达30万人次。2023年上海老年大学划归上海开放大学管理,按照“运作上相对独立”“发展上强强联合”“内容上优势互补”“质量上做实做优”的原则,打造线下“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推动特色课程共建,2023秋开设700余个班级,报名约1.4万学员,探索线上“无围墙”的老年大学,开发整合老年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录制56门精品课程、134讲“乐学大讲堂”。

五是加强托育、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托育培训经过近年来的实践,形成了0-3岁婴幼儿托育从业人员培训的上海模式,2022年获上海市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2023年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养老从业人员培训聚焦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大领域,开展定制化精准培训,培育行业紧缺人才。2023年培训851名养老照护服务评估师、811名养老护理内训师、575名养老服务陪诊师和318名老年社会工作者。接下来,将进一步响应政府号召,对接社会需求,打造适需性强、惠及面广、认可度高的托育、养老从业人员培训品牌。

(二)服务发展,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

服务城市发展,围绕上海“十四五”产业发展需要,为在职职工、高技能人才及工匠提供高质量继续教育。

一是以双元制特色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推进“双元制”职工继续教育。深化产教融合,以能力和学历双提升为导向,探索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2022年,学校与金山区政府签订校区合作协议,金山分校与上海新跃物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同成立数字服务产业学院。2023年,与嘉定区人民政府签订校区合作协议,与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同成立汽车产业学院,打造汽车“新四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平台。目前,正在与临港集团合作,围绕产教融合、工匠精神、创新发展,推进临港“双元制”特色产业学院的建设。接下来,将进一步围绕“平台型企业、龙头型企业、园区企业”探索建设多种模式产业学院,探索职工提升学历和技能的成长通道,为上海职工继续教育体系建设提供有效模式与案例。

二是加强上海工匠学院建设,提升工匠与高技能人才队伍综合素养与能力。2017年起,上海开放大学与上海市总工会合作成立上海工匠学院,改革先锋、全国著名劳模包起帆教授担任院长。学院面向各级各类工匠举办“工匠研修班”、面向一线在岗职工举办周末公益讲座“匠心学堂”,已累计培训5000人次。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教授、改革先锋包起帆教授、教育名家冯恩洪、大国工匠王军等知名专家学者、劳模工匠参加授课,他们走进校园、走上讲台,广泛宣传教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2022年,工匠学院成功举办首届开放教育双元制特色“工匠学历班”,招收71名产业工人,并聘请28名上海工匠进行导师结对2022-2023年,成立了上海工匠学院临港分院、中建八局分院。接下来,要进一步打造好工匠人才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平台,助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三是加强双创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探索,培育和提升各行各业在职员工的创新创业能力。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构建了切实有效的“课程、师训、培育、社团、比赛、激励”六位一体的全方位双创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即开发“创新与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实践教学;开展师训,将创新创业理念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开展“学生创新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将工作中的“难题”,转变成“课题”,最终成为毕业论文“选题”;成立学生“双创社”,开展专题讲座、第二课堂外出参学、创客计划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组织参加中国国际创新大赛,累计获得国赛和市赛多个奖项;设立学生科技奖学金,制定《上海开放大学学生科技活动奖学金实施办法》,特设学生科技活动单项奖学金。

(三)做强特色,发挥平台优势

强化特色,发挥开放大学平台优势,是建设一流开放大学的关键。

一是拓展上海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场景应用。构建市民一人一档,已为上海市民建立约493万学习档案数,约占上海市常驻人口的1/5;“申学码”(个人学习账户)累计实名注册用户数约181万,学分转换人数10.16万人。探索建立高校大学生就业数据共享对接机制与高校开展试点,已为1000余名大学生形成数字化简历,助力大学生求职就业。建立市民终身学习积分制度和激励机制,在2个区开展试点,覆盖人数达3万,积分兑换人数超2000人。作为“长三角地区开放教育学分银行”的牵头单位,开展跨区域学习成果认证和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广泛关注和认可。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档案馆完成设计论证,将于年底启动建设。

二是打造泛在可选的数字化学习平台。“一网通学、一校通办、一座统筹”为引领,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设智慧学习中心,创设OMO智慧学习空间,每年提供超过300万份动态学习画像,每年访问教学微门户约200万人次,AI教学应用已形成问答对4万个和知识点3万个,获得“2021年上海市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优秀案例”金奖。根据上海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要求,建设“随申学”APP,为市民提供“扫码、亮证、学习档案、成果证书、学习积分”全流程服务。继续打造上海市中小学数字教学服务平台,提供备课、教学、作业辅导等“三个助手服务”的技术集成服务。

三是推进科研高质量发展。学校发布《上海开放大学关于全面推动科研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和《上海开放大学关于进一步推进有组织科研的实施方案》,积极推动科研高质量发展。高层次项目和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2023年,学校实现国家社科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双突破”。特色科研基地成效突出,其中,市民终身学习需求与能力监测研究中心建立全市性的终身学习监测体系,完成两轮上海市民终身学习需求与能力监测研究工作。上海开放远程教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推进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IITE)的合作项目,增强国际影响力。《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的学术影响因子及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不断攀升,成为终身教育领域的学术品牌之一。

四是深化国际合作交流。持续推进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与UNESCO终身学习研究所成立“终身学习国际能力发展和研究园区”,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开展数字教育合作研究项目,加强“中德开放在线学习平台”品牌建设。作为UNESCO“开放远程学习姊妹大学”网络主持单位,连续举办高级研修班,已有20个国家近250位教育部提名的教育决策者和领军研究者参与。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巴基斯坦国立纺织大学、斯里兰卡开放大学建设海外汉语学习中心。今年,根据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上海市教委要求,举办“数字变革重塑全民终身学习”国际研讨会,助力在沪设立一类中心的落地。

(四)提升效能,完善学校治理

着力从体系、质量、师资等方面提升学校内涵。

一是加强开放教育办学系统建设。面对区级分校与行业分校的不同特点,学校聚焦“区级分校功能发挥”与“行业分校质量提升”两大问题,深化调研、优化功能、提升效能,强化区级分校作为学习型城区建设的枢纽和平台的地位。针对提高行业分校办学质量和规范管理,学校通过飞行检查、专题座谈、个人商谈等多种方式,并增加资源配备、开展专题培训等,指导和支持行业分校提高办学质量。同时,发挥好新成立的上海开放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作用,进一步加强办学系统凝聚力建设。

二是实施学历教育质量提升行动。2022年学校召开质量推进大会,研制了《上海开放大学学历教育质量提升三年(2023-2025)行动计划》,全面实施“三优一保”,即优教、优学、优考和质量保障等四大工程,重点推进教研活动、直播教学、课程命题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四项改革创新活动。开展“课程一体化”和“协同教学”改革试点,有效促进办学系统教学质量的同一化,加强总校与分校、分校与分校之间的合作共建。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对上海分部进行了办学评估,认为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学系统管理规范、推进智慧学习有成效、重点环节教学质量有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创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有效果。

三是推进二级学院发展。围绕上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以研制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推进公共管理学院、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四个二级学院和正在筹建的民生学院建设,完善学院顶层设计,强化学院特色,提升学院办学和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二级学院考核与绩效激励管理制度,印发《上海开放大学关于二级学院目标管理与绩效优化的实施意见(试行)》,加强二级学院目标管理,强化大绩效管理理念,优化二级学院的分配细则,发挥考核与绩效激励的导向作用,激发学院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学校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构建教师“STEP”培养培训体系,明确新入职、成长期、成熟期、卓越期4个发展阶段以及五大核心能力的教师发展体系。学校坚持“强基”和“培新”双管齐下,“强基”以“双建”项目和“双带”团队建设为抓手,开展直播教学、教研团队、科研能力等专题培训 ,“培新”主要面向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制定、优青培养计划、双元制教学模式本土化应用能力、人工智能应用能力等培训。在队伍建设制度上,试点人才派遣用工新机制,首次开展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聘用工作。目前,总校专任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博士占44.1%,硕士占37.3%,高级职称占40.5%。全系统专任教师中40岁以下占32.3%,博士占6.1%,硕士占47%,高级职称占23%。为适应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硕士点建设的需要,学校还将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持续开展工匠导师选聘等工作,为事业发展夯实人才队伍保障基础。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尤其在历届以分管副市长为主任、各委办局为委员的校务委员会的有力指导和接续支持下,学校办学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办学规模稳中有进,教育服务人群也不断拓展。2023年,学校学历教育全年本专科招生近4.75万人,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超63万人,电视中专在校生规模近2.44万人非学历教育线下培训规模达20万人次,线上服务870万人次,形成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托育服务从业人员、家长学校等品牌项目。社区教育满足市民多样性终身学习需求,每年参与社区学习活动的市民超过620万人次。持续推进合作办学,开放大学整个系统与企业、学校、政府、事业单位等70余家单位开展了合作学历教育招生占招生总数的17%。

学校始终把握质量这条生命线,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终身学习服务品质。根据第三方质量评价结果,近年来学校毕业生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均保持在90%以上。2022年毕业生对学校总体满意度为93%,用人单位对学校专业设置的满意度为92.7%,较2021年均有进一步上升。2020年以来,学校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屡创佳绩,累计获得市赛14项金奖、29项银奖、58项铜奖,在第19届亚运会“王者荣耀亚运版本”电竞比赛夺得金奖,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获国赛金奖各1项,是上海赛区职教赛道唯一的国赛金奖,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大学生创业决策仿真大赛中获一等奖8项。2022年,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以德为先、德能并育——上海市托育从业人员在职培养体系构建》荣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是获得职业教育一等奖的4所上海市属高校之一;《长三角地区学习成果认证和人才培养新机制研究与实践》荣获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今年,在我国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教育强国战略和建设学习型大国的开局之年,在十二届市委四次全会提出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形势新要求下,上海开放大学进入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迎来更名揭牌后的第二个十年。在这个继往开来的新起点,学校将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部工作的鲜明主题和贯穿始终的突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学习贯彻十二届市委四次全会精神,锚定开放大学服务上海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和责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以城市治理现代化为保障,加强整体性塑造、系统性构建、创新性实践和科学性评价,服务促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为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服务促进“五个中心”建设

深化四大核心功能,提升平台型大学的服务能级

根据上海在新起点上推进“五个中心”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对标最高水平、聚焦功能提升、注重联动发展。学校将进一步深化“四大核心功能”,提升平台型大学的服务能级。聚焦优质学习资源供给功能,拓展学习资源中心功能,提供泛在、优质、可选的学习资源。聚焦教育科技创新示范功能,强化数字教育实践创新,在教育科技应用和成果转化方面形成示范效应。聚焦应用技能提升引领功能,深化与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社会各方的合作,服务上海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聚焦开放教育枢纽门户功能,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国开放教育的重要窗口。

(二)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强劲动力

为支撑上海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的首创引领作用,学校将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研制形成系统化、体系化的方案设计,注重宏观改革和微观改革有机衔接,注重各项措施的协同耦合,激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强劲动力,强化综合改革的整体效能。全面实施学历教育“三优一保”四大质量工程,加强办学系统的质量管理,保持规模与质量协同发展。认真学习领会“关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形成学校落实意见的工作方案。做深做实产教融合,树立“大合作观”,深化“双元制”职工继续教育模式,办好双元制特色产业学院和上海工匠学院。以创新教育师资培训与学生双创社为抓手,构建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推动“社会工作硕士点”建设,构建“大社工”育人格局。建立健全各类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制度,推进职普融通。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办好海外汉语学习中心,发挥“海儒汇”国际交流品牌效应。

(三)服务促进民生改善和城市治理

坚持发展为民,助力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

学校将坚持发展为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运用精细化思维和绣花功夫,把最好的教育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教育供给服务人民,助力新时代城市建设者“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促进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深入推进民生学院建设,提升民生类专业教育与培训的服务品质。继续加强养老从业人员、托育从业人员培训,办好上海家长学校,做大做强民生类培训品牌。促进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联动发展,办好“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深化“银发e学堂”的教育服务,帮助老年人成为智能时代的健康生活者和主动学习者。抓住智能化这个“牛鼻子”,建设智慧校园,深化市民终身学习的数字场景建设,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优化办学系统建设,强化区级分校在学习型城区中的平台和枢纽作用,加强行业分校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提升,构建学习型城市共同体。

(四)服务促进文化建设高地

坚持守正创新,提升市民学习力和城市文化软实力

为服务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建设,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学校将坚持守正创新,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品格,打造终身学习文化品牌,提升市民学习力和城市文化软实力。以数字马院建设为载体,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资源建设。充分利用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人文行走活动,强化成人思政教育特色。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化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嘉年华活动,持续推进“申学书院——市民大讲堂”等品牌活动。打造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数字阅读活动品牌,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加强教育电视台融媒体平台建设,打造文化类品牌栏目,增强传播影响力,提升文化创造力。持续开展市民终身学习需求与能力监测研究,为提升市民学习力提供指导和支撑。

(五)服务促进区域发展共同体

强化制度创新,发挥开放教育长三角一体化的引领作用

为服务更高水平的区域发展共同体建设,学校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强化主动担当,强化对标意识,强化制度创新,强化协同攻关,推进开放教育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加强长三角区域的开放大学联动发展,协同攻关开放大学建设重大问题,促进开放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推进长三角学分银行与继续教育合作联盟建设,深入推进长三角地区优质资源共享及模式推广,打造长三角地区继续教育品牌。创新学分银行制度,深入推进学分银行场景建设,促进跨区域人才流动。探索长三角的学习型乡村建设联盟推进机制,服务学习型乡村建设战略。依托上海家长学校,进一步促进家校社协同发展,推进长三角区域家庭教育一体化。

展望未来,学校上下将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打造开放大学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在强化国际化视野、战略性思维、专业化能力上全面提升,以敏锐的眼光、前瞻的思考、创造的行动,不断开创开放大学建设的新局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26号 鄂ICP备 030188 版权所有:湖北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