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的基本原理

作者:陈丽 时间:2023-06-02 点击数:

来源:教育信息化100人

导读:近日,在第42期“互联网+教育”创新沙龙《“互联网+教育”与教育数字化转型》主题研讨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发表了题为《“互联网+教育”的基本原理》的精彩演讲。

陈丽教授认为:“如果我们对学习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获得教师传授的内容,停留在获得人类已经积累的智慧,我们的教学不能真正启发学生,不能培养他们成为第一个吃梨子的人,成为敢为人先的创新者,那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只能是一句空话。”

目前,我们对于互联网赋能教育和推动教育变革的原理性理解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互联网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我们缺乏更系统、更学理的理解和认识。虽然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这些经验还没有完全提炼为理论。同时,许多老师也面临实践中的困惑,但对于这些困惑的理解和认识还局限在我们原有的逻辑之中。所以,我想借今天的论坛,跟大家分享在学理上“互联网+教育”到底是什么?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让我们从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趋势出发,理解今天国家启动“互联网+教育”战略的学理基础。这将使我们在实践中能够能够更加合理地分析一些问题,更加理性地运用互联网推动自己岗位的提质增效,推动教育教学的变革。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战略:《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双减”政策正在推动的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还要推动“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这也说明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重视程度。可见,“互联网+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的战略方向,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是继国家出台《“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在教育领域做出的相关部署,同时也是我们教育信息化领域级别最高的文件。《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给出了“互联网+教育”的定义,这对我们特别重要。“互联网+教育”定义为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形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我们有一些“互联网+教育”的实践,但并不一定是这个文件里特指的“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是什么?换句话说,“互联网+教育”是在互联网作为教育教学重要空间的条件下,我们探索出的反映新的理念、具有变革教育模式意义的那些新形态,这是信息时代全新的教学、课程、管理、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新形态。“互联网+教育”绝对不是将传统的学校教育放到互联网上进行传播。我说得直白一些,“互联网+教育”不是“停课不停学”期间大多数老师采用的这种“课堂线上搬家”的实践模式。我不否认“停课不停课学”期间的实践模式特别有意义,它解决了停课期间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但是它不是文件中“互联网+教育”特指的内涵。

定义概念容易,但是“互联网+教育”到底有哪些“新”?我曾经撰文写过“互联网+教育”的外延,这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把握新形态。

新空间:互联网成为教育教学的全新空间,这个空间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传输平台,比如VR/AR创造的场景,比如GPT作为认知工具给我们带来的全新可能,都是发生在互联网空间中。所以,新空间的一个重点是基于新空间建设相关的平台、学习场景。

新模式:即利用网络空间优化教育实践的创新方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成果。近几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践中已经涌现出一批值得推广的新模式,值得关注。例如:三个课堂、网络思政大课堂、混合式教学、选课走班、教师走网、同伴互助、消费驱动、城乡教育共同体、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学习档案、家校通等,新模式为破解教育矛盾、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直接借鉴的方案。

新业态:我们现在的教育业态是学校教师,当互联网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空间之后,原有的业态、原有的机构、原有的行业、原有的角色都会不再充分,新的业态随之出现。我认为产业是“互联网+教育”实践中重要的业态之一。

新要素:即网络空间教育应用中出现的新成分,是教育创新中需要特别关注和研究的对象。第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要素是平台,第二个值得关注的新要素是数字资源,第三个值得关注的新要素是数据。

新理念、新制度:对今天而言,这两个外延特别重要,定义中提到的“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指的便是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新的体制机制。通过疫情期间的实践,大家能够感受到,原有的教师和学生评价方法在新的实践中都不太适用。更何况新形态出现之后,需要与新形态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机制。面向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这正是我们的着力点和重点。

“互联网+教育”战略在整个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处于什么位置?“互联网+教育”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是什么?我按照技术与教育关系的四个环节进行了分析。第一,起步阶段,搭环境;第二,应用阶段,用技术。这两个阶段我们都经历过。第三,融合阶段,提水平。《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这里的“融合”是什么意思?我们应运用新技术把原来的事情做得更好、效率更高、质量更优。第四,创新阶段,改体制。我们特别期待创新阶段能够尽快发生。创新阶段的内涵是什么?技术不仅仅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更是构建了全新的教育体系。在创新阶段,我们不仅要运用技术,还要改变体制机制。创新阶段就是今天我们提出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从融合走向创新的过渡阶段就是“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做不好,创新阶段教育数字化转型难以实现,因为在这个阶段对教育产生体制机制性影响(变革性影响)的是互联网成为教育的重要空间所带来的一切。如果我们把“互联网+教育”战略落实不好,教育数字化转型只能是纸上谈兵,只能是文件上的概念,难以转化为新的实践模式和新的教育生态体系。

所以说,“互联网+教育”战略是推动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战略。教育数字化转型必然要运用技术,但并不是简单地运用技术,其着力点和重点是改变整个教育生态体系。

为什么“互联网+教育”如此重要?为什么“互联网+教育”能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因为从互联网2. 0开始的新技术,包括今天的ChatGPT(我们从中体会到了新的教育供给模式),这类技术跟前期技术有质的不同,它具有颠覆型的作用。增强型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把原来的事情做得效率更高、时空更灵活、服务范畴更广,总的来说仍然还是在原来的制度框架内,没有改变生态和文化。

互联网2. 0之后出现的新技术,不仅改变了原来的教育教学流程,更重要的是产生了新教学模式和新供给模式,改变了我们的理念和思路,它呼唤新体制机制的诞生。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常说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变革性的影响。

35年前我转到教育技术学科的时候,我的老师讲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变革性的影响,但是很多人说没有看到“变革”,这是因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技术还没有变革性影响的能力。我们可以预测未来,但是还没有看到预测成为现实。从互联网2. 0开始直到今天,大家跟我一起面对的很多技术都具有了颠覆型作用,这对教育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从融合走向了创新。

互联网不仅是传播媒介,还具有空间的特性。当然互联网确实具有媒介的功能,这一功能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事实上元宇宙就是互联网成为空间的表现,可能产生新规则、新角色、新关系。

人类正在从两空间支撑的教育走向三空间支撑的教育。由于信息空间具有物理空间和人类社会关系空间所没有的特性,所以它在影响着教育,既赋能教育,又改变教育。

 

 

 


01互联网赋能教育一、时空灵活

时空灵活改变传统教学组织方式。技术让我们不必按照原来的传统教学组织方式组织教学,而是可以用新的组班方式走班教学。疫情期间,邯郸没有按照原来的班级组班,而是按照学业水平组班,而且可以一个老师讲,其他老师辅导,这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

线上线下融合改变传统教学流程。疫情期间,河北地区先学后教,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实践中,我们孵化出了中国本土的新教学理念——习本课堂,这是深圳罗湖区教育局副局长刘荣青的理念。按照传统的教育哲学,学生的成长过程是教、学、习三个环节。由于过去物理空间和方式方法的限制,我们的教学最开始重视教,后来重视学,习这个环节我们都放到了实践中,我们称之为“在学校学知识,到工作中迁移”。但是今天,由于互联网连通了所有的环境,并创设了新的学习场景,课堂上老师跟学生在一起的45分钟时间,可能重点不再是教和学,而是习,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教和学。学校是一个习的环境,而这个环境跟整个社会是相融的,不是孤立的象牙塔。这个思想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流程,甚至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结构变革推动教学重点的变化。上图是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的6个层面,原来的学校是上图左侧的图,整体来看是一个金字塔的形状,创造部分占比最小。这是为什么?因为越往上,学校能做的工作越是有限的。今天在新环境、新场景、新工具的支持下金字塔可以倒转,但其实很多老师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如果不倒转金字塔,我们怎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二、互联互通

很多人认为,互联互通就是促进数字资源的互通,其实互联互通可以超越数字资源,促进人和物的全社会共享。举个例子。北京的初中学生在课后写作业的时候可以随时点播喜欢的老师接受一对一辅导,根据辅导的长短、教师的职称、学生的评价,老师可以获得额外的补贴。我们称这个模式为“教师走网”,换句话说就是“山不转水转”。在开展这一模式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老师给学生提供的资源,都不再是演播室里漂亮的、技术加工过的、美颜过的资源,都是非常简单的资源,但是对于学生特别有针对性,是适合学生的资源。再举个例子。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出学校、实验室、公司等的实践创新项目,北京市评审之后向全社会发布,家长和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进行选择。这解决了素质教育中师资和条件不足的问题,互联网的互联互通让教育第一次可以整合全社会的资源来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视野不能狭窄,不能把所有服务学生的承诺都压给老师,我觉得我们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已经不堪重负。这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和条件问题。学校能给学生提供的条件是远远不够的,而互联网让我们整个社会都是学校。

全社会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产业是提供教育资源的重要的来源。

我们要拓宽视野,各类资源都可以全社会共享,千万不要只局限于数字资源,要支持各类优质资源的流动共享。

三、过程数据

过程数据促进了精准评价和科学管理。原来由于没有互联互通,我们不能将大量的数据汇聚起来,也没有办法用量化的数据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现在在互联网环境中,学生所有的学习行为都可以留下数据,再加上学生的学业数据、考评数据等,我们可以给学生做更精准的评价,可以给学生画像,这是个性化教学的重要铺垫。当然,我们现在可以做到个性诊断,可以做到资源推送,但还不能特别精准地给出路径,这是因为人工智能技术还在发展。我个人认为,对于特别精准的个性化教学,我们现在还在探索。

同时,我们汇聚各类数据,可以促进管理,实现可视化。但是可视化是实现起来最简单的,难就难在构建数据治理体系,难在把常态化的数据实时汇聚可视化,更难和更为可贵的是我们可以利用多维数据,进一步地预测和更精准地了解教育的情况。

数据可以模拟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方案。上图是根据北京人口的变化和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制作的北京中小学校学位资源的配置方案。

总结以上3点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文字、教材、教具、教学空间、教师能力局限等问题,很多事情我们以前做不到,而现在全社会都是我们教育实践的场景。教师可以来自于全社会,教学组织方式可以发生变化,各类数据都能够汇聚起来,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机遇,我们把这些称为“赋能”。我今天更想要谈一谈的互联网对于教育的“变革”。


02互联网变革教育

在互联网赋能教育的同时,当互联网成为人类教育教学的重要空间,教育的很多根本性问题都会发生变化:知识是什么?学习是什么?怎么认识教育的规律?这三个教育的根本性问题都因为互联网的介入而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教育,这更加值得大家关注。

一、知识是什么?

信息众筹改变了知识的属性。知识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智慧,但是知识的形态、生产和传播的方式,跟人类拥有的媒介密切相关。我们习惯的学校教育,是指人类用文字符号记录人类的智慧,通过印刷成教材,在学校的场景中由教师进行传播,内容由教师决定,生产知识由知识分子专门生产,传播知识由教师专门传播。这一阶段对应上图中的黄色部分。印刷材料这种载体记录的是文字符号,文字记录智慧的能力存在局限,比较擅长记录理论性的、原理性的内容,对于记录实践类的内容天生不足。学校的教学是标准化教学,它跟大机械化生产非常类似,无法根据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来选择内容。另外,知识都是由专门的知识分子生产的,现在来看都是象牙塔中的知识分子生产的知识,而来自于一线的实践者智慧没有办法按照出版的要求被记录下来。所以,大家一定要深刻地反思并意识到,我们天经地义习惯的环境、习惯的知识载体和符号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完美的,它只是人类智慧记录的一个发展阶段的形态。在互联网环境中,特别是移动终端将音频、视频符号应用到记录人类智慧的过程中,第一次出现了人类的各类智慧都可以被共享。举个例子,我个人的业余爱好是做饭,网络上的“山东二姐”“四川小哥”等都不是烹饪家,也不是大厨师,但是他们的做饭技巧恰恰是我们可以借鉴的。第一次草根的经验都可以被汇聚,这是人类从来没有过的。当然全部的智慧都可以被传播,但是前期传播的范围太小。另外,由于每个人的智慧都可以在互联网上传播,产生了一类新的知识生产方式——群体智慧的知识涌现。群体智慧汇聚产生了超越每一个个体掌握的知识的新知识,而这个新知识在不断地变化,特别重要的是,在生产的同时完成了传播。每一个贡献者既是生产的参与者,也是知识的接受者。知识在不断地快速进化。而且在这个时候产生了一类新的知识形态——网络化知识。这种网络化知识与人脑认识世界非常类似,他不再只是一个神经元的感受,而是多个神经元连接之后的感受,这对我们而言特别重要。我们为什么老说“傻博士”?这不是因为博士智商低,而是因为我们只教了博士1个原理、2个原理、3个原理,没有教博士怎么把这些原理结合起来以应对特定场景中的问题,应对特定场景中的问题就是人的素养。基础教育强调核心素养,但是我们教给学生的只是枝节。有漂亮的鼻子、漂亮的眼睛,学生不一定能够造出来一个漂亮的人,这跟审美、人格、性格、心理都有关系,而我们过去的教育没有关注到这个环节,只是让学生自己去迁移。而今天在互联网环境中,我们发现知识不是孤立的客观事实,而是由事实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实上人类的知识本来就是如此,而现在在互联网环境中可以显现出来,可以被计算。对于人类而言,这是对人类认识世界规律的一次变革。互联网环境中出现了类似于脑认知世界的现象,这为我们认识世界、培养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知识是全谱系的、动态的、网络化的,那我们应该如何传播知识?仅仅依靠教师的接受式教学难以传播这样的知识,甚至教师传播后,学生毕业即out。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中产生了一类新的学习现象——联通主义学习。

二、学习是什么?

联通主义学习最本质的含义是:知识是网络化的,学习是三个网络相互作用的过程:神经网络、概念网络、信息网络。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我们的信息网络很类似,网络里面有教师、有家庭,有书籍。互联网1. 0之后,我们有了数字资源。但是互联网2. 0之后,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空间,个体跟个体之间的信息网络差异巨大,信息网络的差异成为学习者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学就是帮助学习者跟有价值的信息源建立连接,就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学习是学生通过选择,通过研判,通过思考来构建自己信息网络的过程,这样学生就获得了发展。教学的重心不在于教给学生内容,而在于帮助学习者学会研判、学会分析、学会思考,构建不断促进自己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网络。我们的研究数据证明,学习者在社交网络中的地位跟学习者概念网络的发展水平正相关。换句话说,构建信息网络的过程就是促进学习者概念网络发展的过程,但是他的收获不仅仅是概念网络,而是让学习者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创新,这样培养出的不正是我们今天所期待的拔尖创新人才?我们经常说我们无法回答钱学森之问是因为我们的教师不够好,于是各种培训教师,恨不得让教师成为人工智能专家。但是如果我们对学习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获得教师传授的内容,停留在获得人类已经积累的智慧,我们的教学不能真正启发学生,不能培养他们成为第一个吃梨子的人,成为敢为人先的创新者,那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只能是一句空话。互联网的发展使新的学习现象出现,所以我们“堵”不如“导”。如果我们真的认识到了联通主义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就不再需要讲那么多的内容,他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学习者构建互联网环境中的信息网络。通过信息网络,学生可以自己获得知识,现在的资源已经足够丰富,难就难在了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加工能力还不足,难以将接受到的资源转变为自己的思想。

教学是什么?教学不再是给学生人类已有的智慧,而是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信息网络,所以教学就是构建一个促进联通的生态网络。

课程是什么?课程就是搭建一个社区,帮助学习者通过对话构建自己的信息网络,来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学习者带着问题,带着低价值的经验进入到一个社区中,通过跟大家的碰撞,经过过滤、确认、综合、展现、差异化,形成了高价值的内容。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也获得了发展。我觉得基础教育还不能完全地运用这种模式,但是高等教育的可以,因为高等教育的很多内容不需要老师拿着教材讲给学生。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给我们创设了新的环境,产生了新的促进学生发展并且获得更高目标的新学习理论。

网络化社会交互成为了学生的重要交互形式。我们原来谈面授学习,后来谈混合式学习,再之后谈联通主义学习,它们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发展关系。这些学习方式是相互的补充,适合不同的场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丰富。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还没有从神经的角度解决关于人类学习的认识。在生理上的疑惑没有解决之前,学习就是一个黑箱,我们就像瞎子摸象一样地摸它,过去我们摸到了行为,摸到了认知,摸到了建构,在互联网环境中我们又摸到了联通主义学习。

三、怎么认识教育的规律?

新的现象出现,学习者跟老师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和学生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学习者自组织形成多中心、复杂的网络结构,包括学习者跟学习者的关系、学习者跟教师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仍然用线性的思维来认识教育就会out。我们不能用简单的线性思维来看待互联网环境中的学习和教学。

所以说,我们整个研究的范式都需要转型,我们应该关注数据密集型研究范式,同时要关注设计性研究。设计性研究与行动研究非常类似。行动研究有一套成熟的理论,运用于特定的实践中,改进实践,所以它的成果是优化的实践。而基于设计的研究出发点是存在问题但没有现成的理论,在实践中通过失败来进一步地迭代优化过程,最后产出的成果是一个稳态的、优化的实践和一套理论,这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今天教育改革的典型研究范式就是设计性研究,特别重要的是,不要忘记设计性研究的产出还有理论。我特别想跟老师们说,一线老师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思考没有价值,而恰恰因为教育改革实践是你参与的,所以你的思考是最有价值的。在今天这个社会,实践优于理论,因为实践在不停变化,所有没有参与到一线实践的理论都是脱离实践的理论。

当然在大量的实践中,有些问题没有依靠理论也可以被解决,而需要我们的一线老师在基于设计的创新实践中来提炼它。我认为我们现在很多参与教学创新的老师都是在做设计性研究,而不是行动研究,设计性研究能够产出理论。

03“互联网+教育”的新哲学思想

“互联网+教育”产生了新的哲学思想。回归论知识观提出了新的教育本质,学习的本质就是联通。回归论知识观强调互联网环境中的知识形态从静态的线性知识演变为动态的网络化知识,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呈现出问题驱动、群智协同、同程化等新特征,知识的组织分类也从分科化转变为综合性。关于教育本体有很多教育哲学思考,最开始是思维本体,认为教育就是帮助主观的人认识客观的世界,后来又有了这个生成本体,认为主客观不是相互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教育就是帮助主观的人去认识客观的世界,在相互作用中形成自己的独特认识。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教育的新本质就是联通我们帮助孤立的、个体的人利用网络、利用面对面的机会与整个世界形成广泛的联通,通过这种联通促进人的发展。

另外,教育出现了新的方法论——复杂网络规律们利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认识教育的规律,当然因为有了数据,我们可以采取自然科学的数据密集型研究方法和模型来加工,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呈现复杂网络规律,这就是教育的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教育的复杂系统观,要学习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

 


结语

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变革,我们老觉得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其实不然。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变革的新时代,无论教育改变得快还是慢,都将顺应这个趋势产生变革性的变化,而非发展性的变化。我们变革的节奏可以小碎步慢慢走,但是要顺应大的历史趋势。这个变革趋势与改良性实践的现实策略,在最近发展区推动教师变化的策略,是并不矛盾的。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趋势是变革,而非顺应我们原来的实践模式,在变革方向上一定要摸索新的形态。我们认为最有价值的创新都是产生新形态的创新,尽管我们并不否定改良性的优化教育教学事件。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能力,对这场变革的贡献是不同的。无论是一大步,还是一小步,只要是按照正确方向来推动教育的变化,都是对中国教育、对人类教育进步有意义的贡献。农村老师用新的手段,能在课程中改进一点点,我觉得这也是有价值的。我们并不要求一个条件非常差的区域的老师能探索出多么惊天动地的模式,真正的变革,具体实践场景的变化都是缓慢的。但是改良性的方向不同于变革性的方向,简单地用技术优化现在的实践模式也是不够的。我们要真正思考面向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中国要抢占第四次科技革命领先地位的现实需要,我们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我希望所有老师都要有这样的使命感。尽管我知道能够教出来一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对老师而言是一份令人骄傲的工作业绩,但是我们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仰望星空。这句话不是空话,也许我们的能力还达不到飞向星空,但是仰望星空也可以让我们不拘泥于眼前的传统模式。

总而言之,什么是“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就是构建信息时代教育新体系的创新过程。我认为这个过程不会短,可能30年,也可能50年,也许教育系统慢于其他的系统,但是一定会发生变化。因为学校教育是工业时代的教育,而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现有的教育服务方式、供给方式、供给内容都不符合互联网原住民的需要,更不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迫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树立全谱系网络化的知识观,要践行共建共享的联通思维和协同机制,要发展基于网络空间的新型办学形态,要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灵活培养方式,要探索精准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供给模式,要建立开放联通的组织关系,要形成多元共治的未来教育生态体系。我们的区域管理者关注空间的建设、资源的建设,我们的一线老师关注教学,我们的管理者关注治理现代化,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我呼吁大家要志存高远,要意识到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变革性影响,要顺应这样一场变革来思考我们的本职工作,我们能够或快或慢、或多或少地促进推动这样一场变革的发展。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26号 鄂ICP备 030188 版权所有:湖北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