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目标与任务,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动力。
一、“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与终身学习体系
《决定》提出了“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概念。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不仅需要动员与整合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资源,而且需要利用与整合包括职场、社区和家庭的各种社会上的学习资源。因此,“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应当是融合了所有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的有机整体。这样的教育体系其实就是终身教育或者终身学习体系,它强调教育和学习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其内涵可从以下三个维度来理解。一是强调教育和学习具有全程性,即教育和学习贯穿整个人生,要回应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人的发展与学习需求,并强调各个阶段的教育和学习的纵向衔接;二是强调教育和学习具有全民性或者包容性,教育和学习要面向全民、面向人人,满足各种人群的教育和学习需求,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充分满足弱势人群的教育学习需求;三是强调教育和学习的多样性,注重全方位的学习,即强调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的沟通整合(用我国的概念来表述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整合)。注重教育和学习的系统性、整体性、全程性、全民性和全方位性是“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即终身学习体系的本质特征。
二、终身学习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终身学习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保障民生的必然要求,也为国家治理体系,为国家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持。
从政治建设角度看,《决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这些都离不开终身学习体系的支持。不断加强和改进学习、增强自身应对变化的能力是我党的优良传统。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必须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因此必须大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政府,增强党政组织及其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提升人民群众参与民主选举与协商,民主决策、管理与监督,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与服务、自我教育与监督,推进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离不开每个公民的终身学习。
从经济建设角度看,《决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也需要终身学习体系提供有力支持,因为现代经济是知识经济、创新型经济、学习型经济,离不开终身学习。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等指出的:“现代经济的一个进步在于对学习过程的改进,也就是说,人们会学习如何去学习”,“发展,意味着学习如何去学习”。他们认为,学习是持续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只有创建学习型社会,促进终身学习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增长。他们强调:“没有什么比培养年轻人的创造性、培养他们专注于怎样学习、建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系统更重要……使得学习最大化,这是创造学习型经济的基本条件”。政府在创造学习型经济的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就是维持能推动学习最大化的宏观经济环境。可以说,我国实现经济转型,推进产业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达成扶贫目标,都离不开终身学习。
从文化建设角度看,《决定》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样需要终身学习体系的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既离不开学校教育,也离不开社会教育。而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文化教育设施在社会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社会教育、社区教育作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领域,也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城乡文化学习、城乡文化服务、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
从社会建设角度看,《决定》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出要“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终身学习是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促进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社区教育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案例表明,凡是社区教育搞得好的社区,其凝聚力就强,社区治理水平就高。
从民生保障角度看,终身学习体系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是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进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不仅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容之一,同时也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可及性提供了有力支持。首先,《决定》提出“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而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关键在于通过终身学习持续提高劳动者的能力和职业技能,因此《决定》提出要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作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技能培训应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并融合与统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公共职业培训与企业内培训,等等。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终身学习体系的一部分,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具有公共性,特别注重为失业者、低技能者、贫困人群等弱势人群提供职业培训,提高其知识能力水平,在促进就业和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终身学习体系也有助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养老服务等的开展。比如,社区教育在儿童保护与校外教育、妇女参与、老年人关爱服务、残疾人帮扶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满足了老年人的学习需求,通过养教融合,感受到社会关爱和生命的意义,增强了老年人的幸福感。
三、全面深入领会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目标和任务
《决定》从四个层面论述了“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原则、目标和任务。
第一个层面是提出了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这强调了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二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聚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终身学习体系是否完善最终要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构建终身学习体系需要整合各级各类教育和学习,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促进它们的融合、沟通与衔接,因此需要通过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新型的教育治理体系。
第二个层面是提出了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战略任务,即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一是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统筹协调,要着力弥补短板,大力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同时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二是区域、城乡、教育机构之间的协调,目前,无论是学前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继续教育的发展都存在着较大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要着力缩小这些差距;三是实现教育和学习的规模、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发展,基础教育要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三个层面强调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必须动员和整合全社会各种教育和学习资源。除公共资源外还包括民间资源和境外资源,因此要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与合作办学。终身学习体系除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还包括家庭教育资源,所以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力,健全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
第四个层面强调了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方法和技术。强调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四、加快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治理体系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满足全民的终身学习需求,必须加快建设适应终身学习的教育治理体系。
一是构建适应终身学习体系的领导体制,建立跨部门的终身学习统筹协调机制,形成合力,促进终身学习的共建、共治、共享。在政府部门中要加强终身学习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增强政策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在教育部门内部,要加强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协调与沟通衔接。要加强终身学习治理中的社会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
二是完善终身学习法治体系,加强终身学习法制保障。当前我国教育法制体系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制定和出台国家终身学习促进法。我国一些地方的立法实践表明,制定出台终身学习法对于保障全民终身学习权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沟通衔接、各种教育与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及终身学习治理的广泛参与等,对于加快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将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是推动学校教育更好地融入终身学习体系。学校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一环,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但在促进终身学习方面,仍然是薄弱环节。促进学校教育更好融入终身学习体系,一方面应注重改革学校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法。在教育与学习观念、内容方面,终身学习强调“四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和学会共存,而迄今学校教育在这四个方面还比较薄弱。学校教育内容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加强对学生核心能力与素养的培养,特别是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在教育与学习方法上,终身学习注重全方位的学习,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结合,注重实践学习、综合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等。另一方面要促进学校教育资源,特别是公办学校的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尤其在农村等教育与学习资源相对短缺的地方,学校教育资源更应当向社会开放。
四是加快完善终身学习制度体系,优化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加快非正规、非正式学习成果认定、积累与转换制度,国家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等制度建设,使多样化的学习成果得到恰当的评价。建立更加灵活的招生入学和弹性学习制度、带薪学习假等继续教育制度,构建更加开放畅通的终身学习通道。完善公共职业培训制度,加强对行业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制度的支持。推动社区教育的制度化,拓展社区教育资源供给。
五是增加对终身学习的公共投入,建立多渠道的终身学习经费保障体制。对终身学习体系中公共性和正外部性强的教育和学习要加大政府公共投入,完善公共职业培训资助制度,探索建立个人终身学习账户、教育培训券等制度,建立社区教育人均拨款制度,强化事业单位职工教育培训费筹集制度等。
韩民/研究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终身学习专业委员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