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赋能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第八届终身教育新视野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 时间:2023-11-17 点击数:

11月9—10日,由江苏开放大学主办、《终身教育研究》编辑部承办的第八届“终身教育新视野”学术论坛在南京圆满举行。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的讲话精神,本届论坛围绕“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教育何为”主题,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教育在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中的可为与能为。与会专家和学者呈现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马陆亭研究员、人大书报资料中心谭旭、华东师范大学黄健教授,曲阜师范大学何爱霞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李盛聪教授以及近30所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青年博士莅临本次论坛。校党委书记荆晅到会并作专家报告,副校长杭祝洪致欢迎辞。

 

本次论坛共设置主旨报告与主题发言两个阶段。在主旨报告阶段,荆晅作了题为“教育赋能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的主旨报告。他强调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与文化、经济密切联系。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旨归,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根脉,以文化与经济的繁荣共生为支撑。人文经济的研究离不开教育的维度和视角。构筑教育与人文经济相互滋养的新境界,教育应回归初心,充分发挥其在人的培养、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的作用,赋能人文与经济融合共生。

 

马陆亭作了题为“教育是硬的软实力”的主题发言,他提出,教育传承着天然的民族基因,作为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国,中国的硬实力离不开教育,中国的软实力也离不开教育,提高民族素质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石。

在主题发言阶段,围绕论坛主题,20位专家学者、青年博士围绕论坛主题,从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视角探讨了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人工智能等相关教育问题,分享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南京师范大学金久仁教授作了“学龄人口变化与教育治理”的主题报告,在分析人口变化与特征的基础上,阐释了学龄人口变化对教育的影响,并强调从顶层设计、教育均衡、教育变革等方面建立人口与教育协调发展的可能之策。四川师范大学何光全教授作了“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的教育:来自终身学习与教育的探索和启示”的主题报告,从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和教育永恒的乌托邦这一论点出发,提出终身学习与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路径,个人与社会的融合发展是终身学习与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终身学习与教育为人文与职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并提供了重要启示,并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实现有赖于社会和教育制度的持续变革。江苏理工学院刘奉越教授作了题为“产教联合体建设:一个项目制治理下的解释性框架”的主题报告。基于项目制和产教联合体的基本概念,分析了项目制治理下产教联合体建设的演进、运行机制和建设成效。

 

南京大学王世岳教授作了“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的自学考试功能转变”的主题发言,基于2021年江苏省自学考试两万多份调查样本的分析,梳理了自考生的基本现状和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自学考试的功能转变。华东师范大学张永副研究员作了“为了劳动者自由的成人教育”的主题发言,以霍耐特承认理论为视角,探索成人教育面临的去社会化挑战及出路。南京邮电大学李峻教授作了“教育强国语境下继续教育的身份重构”的主题发言,从话语意涵、继续教育的身份境遇与重塑路径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温州理工学院张艳超教授作了“区域性继续教育校企联盟发展路径研究”的主题发言,从研究背景、概念界定、理论界定、外部环境等多个方面,以浙江省温州市为样本,分享了当地区域性继续教育校企联盟的发展情况。

江南大学王志军教授作了“数智时代的教育:走向联盟”的主题发言,详细阐释了联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及与大概念教学的关联,积极探索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与高等教育、企业培训的融合方式,以期在数智时代下赋予教育新的形式。西南大学吴南中教授作了“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一体化发展”的主题发言,从内涵与智能隐喻、内容逻辑、支持机制和生成路径四个方面,对何为人工智能化的教师一体化及如何实现,作了深入分析。上海海关学院胡啸天博士作了“数字经济中的终身学习者”的主题发言,他基于学习空间的思考、数字经济的内涵、数字经济与教育的关系,探讨了数字经济时代终身学习者应该具备的特征,呼吁终身学习者要响应教育大变革的时代召唤,主动拥抱数字化时代。扬州大学田阳博士作了“教育AI大模型的潜在风险识别与化解路径”的主题发言,强调教育AI大模型存在教育失范、个体人格情感异化等方面的潜在风险,可从政策引导、科技研发等多个路径进行化解。江苏开放大学钟秋菊博士作了“生成式AI时代的智能学习助手:框架、挑战与应对”的主题发言,从研究背景、概念与特点、设计框架、现实挑战和建设进路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应用智能学习助手的必要性和基本方式。

 

四川师范大学邵晓枫教授作了“促进社区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社区教育的制度逻辑”的主题发言,详细分析了社区教育在促进社区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实践模式。上海师范大学刘雅婷博士作了“老龄时代的教育治理:老年教育资源何以有效供给”的主题发言,呼吁应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去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挑战与困惑。苏州科技大学朱晓雯博士作了“适老性高等教育:终身学习的模式探索与国际经验”的主题发言,基于国际视野,整合国际案例,引导和鼓励高等院校为老年人提供高等教育服务,促进适老性高等教育的多元化、规范化、专业化和多样化发展。西南大学董甜园博士作了“中西部乡村地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的主题发言,她深入中西部乡村地区,对37乡村校长进行质性研究,分析了乡村家校社协同育人在资源供给、制度保障、育人氛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化解方式。

 

四川师范大学李盛聪教授作了“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意涵、问题与策略”的主题发言,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刚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在理论、实践、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可行建议。宁波大学孙立新教授作了“基于PMC指数模型的我国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评价”的主题发言,她采用PMC政策建模一致性指数模型,分析了各级老年教育政策并进行量化研究,以期为我国老年教育政策完善提供参考,促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广州大学王倩蓉博士作了“中国城市老年人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的主题发言,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数据,为了解中国城市老年人学习动机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上海开放大学陶孟祝博士作了“科学教育:老年高品质生活的助推器”的主题发言,阐述了科学教育对助推老年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作用,并基于上海老年人科学素养和科学教育的调查实况,提出了开展老年科学教育的行动策略。

 

通过研讨和交流,本届论坛形成以下共识:第一,人文经济学的研究需要教育的维度和视角。第二,“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战略布局,指引我们重新思考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的教育之间的关系。第三,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大变革的时代召唤。第四,人口老龄化是自然且必然的社会发展趋势,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去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挑战与困惑。新时代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对于终身教育领域的研究提出了诸多新命题,需要我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去研究、阐释和破解。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26号 鄂ICP备 030188 版权所有:湖北开放大学